防控青少年近視沒有神醫神器 惟有多方合力
廣大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充滿活力是一個民族旺盛的體現,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其中,視力是衡量標準之一。不過,就目前來看,我國青少年視力健康問題形勢頗為嚴峻。世界衛生組織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近視患者達6億人,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
“近視已成為影響千家萬戶生活質量的重要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寧利表示,必須高度重視青少年近視防治工作,調動全社會的力量迅速行動起來,共同保護民族的未來與希望。
“我關注青少年視力問題已經有20多年了。看著近視人群數量每年不斷增加,感到很痛心。”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光彩明天兒童眼科醫療集團董事長馮丹藜介紹說,光彩明天醫院自2011年5月28日啟動“獻愛心投資千萬,送兒童光彩明天”活動至今,已為北京地區154所幼兒園、95所小學共62759名兒童提供免費視力篩查。結果表明,目前4歲至6歲兒童視力不達標率已達23.1%。
“我國青少年視力不良檢出率持續上升,并出現低齡化傾向,表現出普遍性、長久性、日趨嚴重性等特點。”馮丹藜委員表示。
王寧利委員表示:“近視眼防控沒有神醫,沒有神器,應當將其視為重要的戰略性問題高度重視。具體來說,一是要減輕學生用眼負擔,二是要綜合治理。”
“現在并不存在某項單一技術能夠有效控制近視眼發病率,只有多項技術綜合使用、多個部門一起發力,這一現狀才能得到緩解。”王寧利委員認為,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要做到“一增一減”,即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減輕學生課堂負擔。
王寧利委員還告訴記者,國家目前已經出臺了近視眼防控指南,介紹了已知的所有成熟技術,學校、家長和學生等應遵循國家已經制定的防控技術。
馮丹藜委員表示,造成青少年兒童視力日趨下降的原因很多,除遺傳因素外,主要包括長期使用電子設備、學業負擔過重、飲食習慣不良、護眼知識缺乏等。
關于減輕學生負擔問題,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韓平表示,減負是必須的,但減負的過程要理性,不能“一窩蜂”。之前有一些地方減負速度太快、手段比較粗暴,往往導致“學校減負、家長增負”,孩子們都從學校轉移到各種輔導班里了。
全國政協委員、海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總督學潘惠麗表示,要真正減輕孩子負擔,家長是關鍵。“家長應理性看待對孩子的培養和教育,理性看待什么是‘起跑線’。家庭教育必須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再加上社會引導,才能系統培養人才。”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建議,學校方面要采取多種措施為孩子綜合減負。具體來說,一是要深化優質課程采購機制,讓優質課程通過正規途徑進入學校,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二是不僅要注重書本學習,還要重視動手能力,建議設立生產勞動型體驗營,讓學生嘗試更多生產型勞動、服務型勞動、創造型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