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6月28日電 題:中國5G商用元年 業界翹首盼“5G真容”
作者 鄭瑩瑩
為期3天的2019世界移動大會·上海28日于此間落下帷幕。上一年,該展會上5G才露尖尖角,小試與交通出行、安防娛樂等的“可能組合”;今年,5G已“技壓全場”,從交通出行到垃圾分類,從教育娛樂到醫療農業,包羅萬象,各展商紛紛將5G視為主打。
此次大會召開前的20天,即6月6日,中國正式發放四張5G牌照,開啟5G商用,讓運營商可以規模建設5G網絡。這也讓此次大會參觀者甚眾,現場觀眾從一個展館趕往另一個展館,跟隨著參觀人潮逐步挪動,爭相一睹“5G真容”。
“硬核”發布
5G應用,硬件先行。大會期間,中國移動聯合31家合作伙伴,發布了42款最新5G商用終端及解決方案。據介紹,此次發布的5G終端最早將于7月底上市,滿足5G商用初期消費及垂直行業的需求。據介紹,中國移動成立了智能硬件創新中心,推出自有品牌5G智能硬件,希望5G產品能夠盡快“飛入尋常百姓家”。
中國聯通此次也帶來了6大品類23個品牌34款5G終端產品,并展示了手機云游戲、VR(虛擬現實)娛樂等應用場景,以及監控攝像頭、攝像背包、電力巡檢機器人等多類5G行業終端。
“才藝”展示
本次展會現場部署了大量5G網絡環境,各展商紛紛秀出“5G才藝”。5G能做什么?只有想不到,少有做不到。除了人們已然熟悉的智慧醫療、互動教學、自動駕駛等,今年的展會上還出現了一些“5G新才藝”。
比如,《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于7月1日正式施行,當下,“垃圾分類”成上海熱詞,連5G都緊隨需求大潮。在中國電信展區,有一款“智能垃圾回收箱”這幾日吸引不少參觀者詢問,這款垃圾箱不僅能識別人臉,還能自動給垃圾稱重,并算出可回收垃圾能兌換多少錢,然后“吐出”相應貨幣來。
在諾基亞貝爾展區,一群參觀者爭相進行“虛擬乒乓球”擂臺賽,一張乒乓球桌,一分為四,參與者各占一角,揮舞著虛擬球拍,與虛擬對手展開比賽。VR游戲“4G時代”也有,“5G時代”有何不同?工作人員介紹,相比4G,5G的低延時等特點能讓游戲更順暢,提升參與者的游戲體驗。
5G甚至能參與養豬。在上海移動展區,新近在四川某地投入試點的“5G養豬”亮相。為何用5G養豬?工作人員說,因為大型養殖場中,5G的大連接可以保障豬舍傳感器的互聯,低延時可以實時看到豬舍場景,這樣有助提升母豬懷孕率、控制豬的采食量等等。
“未來”探索
盡管中國已經拉開5G商用大幕,運營商、科技企業也紛紛暢想5G未來。但誠如中國電信副總經理陳忠岳所指出的,當前5G標準還在持續演進,網絡建設、終端上市等工作也還在進行中,5G應用尚未發揮出5G的全部能力,運營商不僅要建設5G網絡,加強與產業鏈的合作,更要與各行業客戶共同探索5G應用場景。
今年的電信展臺上,有一條通信發展“時光長廊”,從5G商用元年的開啟,一路回溯到上世紀80年代的“1G時代”。從1G到5G的變化,正如長廊上的字:“連接的每一次突破,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