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孫波 儲國強 李華 薛天
1991年3月,國務院首批批準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安高新區破土動工。奠基之時,定位就已明確——創建千年古都的開放前沿和創新高地,創新的旗幟自此高揚。
如今,依靠科技創新、機制創新、規劃創新這三柄利劍,西安高新區助力區內企業走向世界。“我們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創新也讓我們嘗到了甜頭。”西安市委常委、西安高新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鐘洪江說。
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區GDP同比增長12%,占全市GDP比重突破20%,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西安非凡士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利用3D掃描儀掃描立體人像 焦宏濤 攝
“小口徑掘深井”:科技創新培育“單項冠軍”
陜西是教育、科技、軍工大省。憑借這些優勢,西安高新區聚集了一批“單項冠軍”企業,它們在細分領域“掘小口徑深井”,不僅牢固占領國際細分市場,還積極參與制定國際標準,泰然迎接來自國際市場的競爭和貿易摩擦的挑戰。
西安鉑力特增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代表,通過金屬3D打印,為航空、航天、汽車、醫療、能源等多個領域提供金屬增材制造服務。在鉑力特,小到一顆牙齒,大到3.07米的國產大飛機C919中央翼緣條,都可實現復雜結構一次性成形。
“我們公司碩士以上學歷占31%,研發人員占30%,研發投入數千萬元,申請自主知識產權200多項。”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薛蕾說。
創新讓西安高新區企業有了不懼風雨的底氣。部分領域可與美國強生、美敦力一競高下的康拓醫療,擁有市場占有率超過90%的LED顯示控制軟硬件解決方案的西安諾瓦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電抗阻產品領域達到國際一流標準的西安中揚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一批細分行業“單項產品冠軍”企業,手握獨立自主的國際先進技術,在國際市場與競爭對手一決雌雄。
參與制定國際標準9項,獲取專利270余項,其中30多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作為國內最大的射頻同軸連接器科研、生產企業,中航富士達是我國擁有IEC(國際電工委員會)國際標準最多的企業。“在射頻設備的轉接頭方面,公司產品已經達到國際水平。”中航富士達常務副總經理魯軍倉說。
“西安高新區一直在引導企業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從源頭上搶占技術高地。”西安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楊華對半月談記者說,“10年間,高新區企業所擁有的國際標準實現了從零到100項的突破。”
“拆圍墻填鴻溝”:機制創新加快成果轉化
助力知識分子創業,是西安高新區的一大亮點。鐘洪江介紹,高新區有相當一部分創業者來自當地高校和科研院所。通過拆除高校圍墻,填平產學研鴻溝,“硬核”科研成果與市場接軌起來,使西安高新區擁有了跨越式發展的內生動力。
2013年,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聯合社會資本,成立“硬科技”孵化平臺中科創星,為處于不同階段的創業者提供“一站式”貼身增值服務。
4年前,曾在加拿大留學的海歸碩士侯祎波,帶著將3D打印應用于骨科治療的技術來到西安光機所。這里提供給她的,不僅有可供開展研發的科研人員、實驗平臺和研發設備,還有從公司注冊、組織架構,到創業培訓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務。全方位幫助下,侯祎波的博恩生物公司很快在生物醫用骨材料市場上嶄露頭角。
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將這樣的孵化方式稱為“熱帶雨林”模式。“過去研究所成果轉化采取的是農田模式,專注于‘鏟除雜草’。而熱帶雨林模式更強調雨水、土壤、空氣、生物的多樣性,給創業者提供良好的環境,讓其自由生長。”米磊說,目前,中科創星已成功孵化270余家科技企業,市值合計已超過500億元。
到今年6月底,西安高新區內30余家各類綜合和專業孵化器和110個眾創載體已收獲在孵和畢業企業4000余家。
更多的圍墻正被拆除。通過高新區內的西安科技大市場,全市1萬多臺各類大型科研設備正在共享。“過去一些小微企業沒錢買設備搞研發,發展原地踏步?,F在花很少的錢就能租用專業設備、實驗室,還能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搞中試,這無疑是巨大的轉變。”西安科技大市場服務中心主任王文斌說。
2018年,依托西安科技大市場,西安市全年技術合同交易額首次突破1000億元,位列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首位。區內累計認定的各類高新技術企業已有1926家,小巨人備案企業850家。
“提效能補短板”:規劃創新推動產城融合
政府部門效率低下、科技資源配置不平衡,金融服務能力較弱,曾一度阻礙西安高新區的發展。而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問題正被一一化解。
首先是深化行政效能革命,高新區管委會每個干部的名片上都顯著印有“金牌店小二”的標識。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干部們在與時間賽跑,積極解決企業的發展難點和痛點。”一家從事移動通信的外資企業負責人說,“現在管委會聯絡西安海關,給予我們硬件產品‘秒過’的通關便利,企業的業務量一下子就增加了好幾倍。”
通過持續深化行政效能革命和“最多跑一次”改革,西安高新區去年全年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近5萬戶,今年上半年新增市場主體超過4萬家,并榮獲“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十佳產業園區”稱號。
為破解城市功能不健全、發展空間不到位等問題,2018年西安高新區托管了西安市雁塔、長安等區縣的12個鎮街,轄區面積從100多平方公里擴展到1079平方公里。
鐘洪江說:“版圖空間的升級,加快了高新區從科技園區向科技新城的轉變。下一步將按照科技產業片區、創新服務片區、生態創新片區、秦嶺生態休閑片區四大主題功能區來布局生產力,讓這里實現產城融合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