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安聰慧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汽車企業進入一個新市場,想要形成競爭力就必須本地化。入股寶騰后,吉利提出了“北斗七星戰略”,圍繞人才、渠道、成本、質量、產業鏈、工廠改造以及開發新產品等方面對寶騰進行了全面改造。目前,寶騰汽車在馬來西亞市場占有率達到16.2%,預計今年銷量將突破十萬臺。寶騰汽車將于今年實現吉利入股后的首度盈利。
寶騰汽車今年或盈利
12月13日,寶騰X70在馬來西亞丹絨馬林工廠下線。
2017年6月23日,吉利控股集團與馬來西亞DRB-HICOM集團簽署最終協議,收購DRB-HICOM旗下寶騰汽車49.9%股份以及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51%股份。
30個月以后,寶騰首款SUV寶騰X70實現本地化生產,全面升級的丹絨馬林工廠具備產能25萬輛,是馬來西亞產能最大的現代化、智能化的綠色工廠,總占地面積1280英畝,員工總數達1848人。
安聰慧表示,馬來西亞是東盟前三大汽車市場,每年整體銷量達60萬臺(包括乘用車及商用車),是打通東南亞市場的重要堡壘,而東南亞整體銷量可達300萬臺。
寶騰汽車曾風光一時,有馬來西亞國民車的美譽,后來因經營不善以及產品質量等問題連年虧損。
在吉利的幫助下,寶騰汽車銷量重回馬來西亞市場第二位,超過本田、豐田。數據顯示,今年11月寶騰汽車銷量9643臺,同比增長100.1%;1-11月累計上牌89476臺,同比增長50.4%,增長率穩居馬來西亞品牌第一位。
寶騰汽車首席執行官李春榮表示,在合作管理、積極推出新產品和削減成本等因素推動下,寶騰汽車將走出多年虧損的低迷期,于今年實現盈利,明年會更好。這將是自2017年6月吉利收購其49.9%股份以來,寶騰汽車首個盈利年度。
DRB-HICOM財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稅前利潤1.3億林吉特(約合人民幣2.2億元),去年同期虧損4924萬林吉特。其中,汽車業務板塊第三季度營收24.22億元林吉特(約合人民幣41億元),同比增長26%;前三季度營收46.57億林吉特(約合人民幣78.74億元),同比增長40%。DRB-HICOM稱,業績表現良好主要由汽車業務貢獻。
11月16日,吉利汽車在港交所發布的公告顯示,吉利汽車將授予吉利控股集團知識產權,最終將由寶騰集團在許可地域從事許可發動機設計、開發、制造、銷售、推廣及分銷。根據協議,吉利汽車收取許可費,將帶來額外收益以彌補研發成本。同時,吉利汽車認為,GEP3許可協議將帶動發動機產品技術出口,提升企業在東南亞市場的形象。
安聰慧表示,寶騰X70下線后,寶騰汽車將走向快速發展之路。吉利為寶騰汽車導入的下一個國產車型是X50。之后規劃的產品將針對整個東盟市場開發,力爭每年導入一款全新車型。
提升本地化程度
談到對國際化的理解,安聰慧表示,汽車行業的屬性決定企業必須實施國際化戰略。
安聰慧表示,初期寶騰控股方DRB并不同意將博越作為導入寶騰汽車的首款車型,因為定位太高。馬來西亞汽車市場以A0、A00級車為主,占比56%左右,價格多在每臺2萬到3萬林吉特,希望導入一款能夠走量的車型。但吉利堅持要把代表吉利水平的3.0產品拿出來,先立品牌,推薦先導入博越這款定價在每臺12萬林吉特左右的車。這對吉利亦或寶騰來說挑戰不言而喻。
接管寶騰汽車后,吉利提出了“北斗七星戰略”,圍繞人才、渠道、成本、質量、產業鏈、工廠改造以及開發新產品等方面對寶騰進行全面改造。
“必須形成系統性的競爭力。”安聰慧表示,為了形成與博越相匹配的供應商體系,吉利一方面把中國優秀的汽車供應商請進來與寶騰的供應商交流;另一方面把寶騰的供應商派出去向吉利的供應商學習。此外,通過成立合資公司、獨資公司以及技術支持等形式,幫助寶騰供應商提升水平。例如,寶騰汽車、吉利戰略投資的億咖通科技與馬來西亞通信運營商ALTEL共同成立技術合資公司,從產品研發、本地運維、質量管理、生態構建等方面協同資源,打造體系成熟的車聯網服務提供商。“幫助他們就是幫助我們自己。”安聰慧說。
目前,寶騰汽車有38家本地供應商供應484種零部件,本地化率超過40%,未來將大比例提升本地化程度。
渠道方面,吉利對寶騰汽車進行了刮骨療毒式改造。吉利接手前,寶騰經銷商70%以上是1S服務商,只賣車、不修車,因為經銷商對寶騰品牌沒信心,不愿意做售后服務。新公司成立后,寶騰賣X70必須建立3S或4S店的同步服務。不到兩年時間,寶騰已在馬來西亞建成驗收110家3S和4S店,數量位居馬來西亞汽車市場第一位。
安聰慧表示,目前寶騰汽車在馬來西亞市場的占有率達到16.2%,預計今年銷量將突破十萬臺。寶騰汽車90%以上經銷商達到盈利水平。預計明年寶騰汽車的銷量將同比增長30%以上。按此估計,明年全年寶騰汽車銷量將達到13萬輛,在馬來西亞汽車市場中的份額有望提升至20%左右。按照規劃,寶騰汽車的長期目標是成長為馬來西亞第一、東盟前三大汽車公司。
市場不同戰術不同
同時,吉利汽車在歐洲的市場同步打開。據透露,吉利汽車在白俄羅斯的工廠已經投產,博越在俄羅斯市場的銷量穩步增長。明年年底之前,領克產品將進入西歐市場。
安聰慧表示,吉利的全球化戰略是通盤考慮的。“汽車企業要在全球擁有競爭力,出于協同效應考慮,品牌或產品要覆蓋不同的細分市場。”
以吉利收購的路特斯品牌為例,路特斯將于明年向市場首先投放跑車產品。兩年后,路特斯的SUV和大三廂轎車將陸續推向市場。路特斯品牌未來或側重歐洲市場。
“不同地區市場需求不同,戰術打法也不一樣。比如,明年我們進入西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市場,可能全部投放新能源汽車。總的原則是圍繞當地市場需求,獲得當地消費者認可。同時,在當地有較好的市占率。”安聰慧說表示,按照吉利對未來的品牌規劃,路特斯以豪華超跑著名,處在金字塔頂端;沃爾沃定位豪華汽車,合資品牌領克屬于吉利高端品牌,吉利品牌定位大眾化,寶騰汽車則為東南亞專屬品牌。“從上到下,品牌規劃滿足不同細分市場客戶需求,品牌之間不打架,同時產生協同效應。這將考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