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开她的腿屁股直流白浆-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亚洲综合小说网-pornohd365|www.mxrhmy.com

服務熱線:
010-88696946
主頁 > 專題資訊 > 行業動態 >
分享到:

由“專家評估專家”,濟南創新制定交易績效評估實施辦法

2020-06-20 18:17
打印
收藏
作者:劉廣祥 濟南市發展改革委堅持按照新發展理念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創新交易監管服務方式,為新時代濟南市公共資源交易高
正文內容

作者:劉廣祥

濟南市發展改革委堅持按照新發展理念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創新交易監管服務方式,為新時代濟南市公共資源交易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流程再造提效率,優化環境創佳績

  濟南市發展改革委圍繞進一步提高公共資源交易管理服務效率,以“減環節、壓時限、降成本”為原則,堅持深化流程再造,優化營商環境,扎實推進制度創新穩步進行。

  一是精簡優化交易流程。2018年,濟南市發展改革委會同濟南市財政、建設等8部門聯合印發文件,將中標通知書發放流程辦理環節從7個減至3個,實現了網上自行辦理“零跑腿”。2019年,濟南市進一步推進制度創新,加快流程再造,一次性取消了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投標報名、招標公告(文件)審查、原件核對及開標前專家論證環節,屬全國首例。相關流程簡化舉措可將交易時間壓縮5日,為企業放寬可參與投標時間15日,每年可為各類交易主體節約大量資金,進一步減輕了企業負擔,降低了交易成本。

  二是深入推進“互聯網+”招標采購。濟南市積極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協調落實資金1260萬元用于保障全市公共資源電子交易、服務和行政監督三大平臺和大數據分析系統升級改造。目前,全市交易平臺涵蓋了建設工程、政府采購、土地出讓、產權交易等十余類交易事項,實現了交易項目在線備案、招標公告發布、招標答疑、開標、評標、中標公示發布、電子檔案自動歸檔等環節在內的全流程電子化。2019年,濟南市全年完成交易項目14346個,交易額近2279億元,以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服務系統為樞紐,全市互聯互通的電子交易平臺體系基本形成。

  三是持續凈化公共資源交易環境。把優化營商環境與國家大力開展的“掃黑除惡”行動緊密結合,2019年,濟南市發展改革委聯合市紀委、政法委、市住建等17部門在全市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印發了《關于在濟南市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實施方案》。圍繞凈化全市公共資源交易環境積極行動,向全市有關部門、各方交易主體發出“倡議書”,在相關部門網站公布12部門涉黑涉惡線索舉報方式,在各交易中心發放宣傳冊萬余份,嚴厲打擊違反公平競爭原則的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保障了市場主體合法權益,規范了交易秩序。

  

  “四位一體”新模式,協同監管成合力

  在不斷優化交易流程,創新監管模式的基礎上,濟南市探索建立了以協同監管為依托,以信用監管為基礎,以電子信息化為紐帶,以事中事后監管為手段的公共資源交易“四位一體”監管新模式。

  一是創新實施績效評估。為進一步規范交易主體行為、提高事中事后監管水平,濟南市創新制定交易績效評估實施辦法,屬全國首例。組建了績效評估專家庫,通過采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招投標項目流程規范性、招標控制價編制規范性合理性等10個方面進行評估,真正實現了由“專家評估專家”。自2019年績效評估工作開展以來,已完成50余個項目的評估工作,有效防止了項目超投資、超概算,規范了財政資金使用與管理,進一步提高了評標專家及招標代理的責任心和業務水平。

  二是用科技賦能監管服務。依托濟南公共資源電子監管平臺,創新運用“大數據分析+全流程電子化”的智慧監管方式,通過“互聯網+”監管系統,對接電子交易系統、電子服務系統,實現全程電子化監管,消除了交易登記系統、開標評標系統的信息壁壘。通過運用信息化手段,依托電子監管平臺,實現了數據自動采集、交易全流程操作可追溯,有效提高了行政監管效能,規范了交易市場秩序。

  三是加強信用監管體系建設。濟南市通過將“公共資源交易電子平臺”與“濟南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進行對接,實現了“紅黑名單”信息共享。系統可自動識別被列入“紅黑名單”的市場主體,在交易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注冊登記、事項變更、公告發布、響應投標、評標打分、中標公告等六項環節將信息嵌入,由有關部門依法依規對嚴重失信企業進行行為限制,實現了企業差異化管理,建立了評估結果動態信用管理和良性引導的信用監管模式,起到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的效果。

  四是積極開展事中事后監管。為確保工程招標控制價規范合理,濟南市著力加強事中監管工作,在招標人上報項目招標控制價備案材料時及時介入,組織造價專家對招標控制價編制規范性、合理性進行評估監管,在備案規定時間內將評估結果及時反饋給有關監管部門和招標人,并督促其盡快整改落實,有效解決了標后評估發現問題后無法及時糾正的問題。

  

  疫情期間勇擔當,保障經濟穩運行

  疫情發生以來,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和重點建設項目緊張的工期需要,濟南市發展改革委積極擔當,實現了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不誤”。

  一是率先開通重點建設項目交易綠色通道,獲國家發展改革委認可,并向全國推廣。疫情防控工作啟動初期,濟南市從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出發,在嚴格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主動擔當作為,率先開通重點建設項目交易綠色通道,保障重點建設項目招標投標工作。2月4日,春節假期結束第一天,即順利服務保障了“小清河(濟南段)防洪綜合治理工程”開評標工作,為項目正常開工建設提供了保障。該舉措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在《發展改革情況通報——地方“好經驗、好做法、好建議”專刊》刊發推廣,并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積極應對疫情創新做好招投標工作保障經濟平穩運行的通知》(發改電〔2020〕170號)中充分吸收采納相關經驗做法。

  二是根據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及時推進交易恢復,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疫情有效防控以來,為及時消化疫情期間暫停、延期的交易項目,濟南市發展改革委積極協調有關行政監督部門和交易中心依申請、按程序保障項目開評標,先后有序完成了濟南軌道交通R2線一期工程、濟南國際醫學中心、濟南市中心醫院東院區等重點項目交易206個,交易額101.78億元。當前,全市房建、水利、交通、園林等10余類項目已全部正常交易,交易量基本恢復到同期正常交易水平。

  三是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推進經驗做法規范化、常態化。在總結疫情防控期間重點項目綠色通道制度經驗做法的基礎上,大力推進保障重點項目建設和經濟平穩運行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市發展改革委會同市住建、交通、園林等九部門聯合印發實施了《濟南市公共資源交易重點項目綠色通道實施辦法》和《濟南市公共資源交易擔保管理辦法》,進一步提高了全市公共資源交易應急保障能力。

 

來源:中國招標

投標提示

為保證您能夠順利投標,請在投標或購買招標文件前向招標代理機構或招標人咨詢投標詳細要求,有關招標的具體要求及情況以招標代理機構或招標人的解釋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