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开她的腿屁股直流白浆-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亚洲综合小说网-pornohd365|www.mxrhmy.com

服務熱線:
010-88696946
主頁 > 專題資訊 > 專家看點 >
分享到:

賀新元:準確理解“四個迫切需要” 深化對主題教育重大意義的認

2019-08-26 09:27
打印
收藏
賀新元:準確理解四個迫切需要 深化對主題教育重大意義的認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廣大黨員干部如何主動增強執政能力與本領
正文內容

賀新元:準確理解“四個迫切需要” 深化對主題教育重大意義的認

 


 

                            
  •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廣大黨員干部如何主動增強執政能力與本領,勇立時代潮頭,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中解決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對此,我們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為進一步深化認識這次主題教育,我們將從準確理解“四個迫切需要”出發,深入領會這次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

     

      我們的黨員干部只有在主題教育重大意義上思想認識到位了、與中央精神保持一致了,主題教育才能夠真正地取得實效。思想到位了才能思想自覺,思想自覺了,政治才能自覺,行動才能自覺。

     

      一、為什么要準確理解“四個迫切需要”

     

      (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

     

      世情國情黨情等國際、國內形勢在變,黨的歷史任務在變,工作要求也在變,這就對我們黨員干部的各方面素質提出了更高更嚴的標準,要求我們在工作中必須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

     

      面對變局,廣大黨員干部如何主動增強執政能力,勇立時代潮頭,適應變化,把握變化,駕馭變化,在實干中踐行為民初心、擔當歷史使命,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抓住歷史機遇;面對當前我國改革發展形勢正處于深刻變化之中,外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不斷增多,廣大黨員干部如何主動增強執政本領,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中解決發展中面臨諸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以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為重點,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初心不變的定力、沉著應變的智慧、主動求變的勇氣,相繼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我國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個新時代是一個兼具時空視域的新時代。在新時代的時間視域內,我國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新時代的空間視域內,我們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引領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和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示范出一條符合人類社會發展方向的現代化道路,為人類對更好的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我們要完成新時代的歷史任務,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離不開黨的“初心使命”,離不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支持與擁護。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黨的十八大后又一次全黨范圍內的集中教育,與前三次主題教育既一脈相承又縱深延展。這次主題教育主旨更宏大、準備時間更長、內涵更豐富、影響更深遠,是我黨拿起自我革命武器、解決自身問題、永葆健康的戰略考量、戰略部署、戰略安排。經過一年半的精心準備,2019年5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開始對主題教育進行研究部署,提出明確要求。5月20日至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上再次就開展好主題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5月31日,中央專門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用“四個迫切需要”深刻闡述了開展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開展這次主題教育,是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的迫切需要;是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的迫切需要;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迫切需要;是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的目標任務的迫切需要。6月24日,中央政治局就“牢記初心使命,推進自我革命”舉行第十五次集體學習,帶頭開展主題教育。7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為新時代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深入推進主題教育指明了方向。

     

      (二)為什么要準確理解這次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

     

      2019年7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自治區調研指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時強調,各地區各部門在開展主題教育中要注意抓“四個到位”,其中第一個到位就是抓思想認識到位,強調要不斷深化對主題教育重大意義的認識。主題教育是習近平總書記放眼未來30年乃至70年為中國發展作出的布局,體現了他“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的時間戰略思維和“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的空間戰略思維。所以,我們要充分深刻地理解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

     

      二、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的迫切需要

     

      “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行動”,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重要標志之一,是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艱難困苦而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思想建黨、理論強黨,關鍵在于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全黨。黨內集中學習教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全黨和提升黨的理論水平的有效載體。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開展的三次主題教育使全黨普遍受到馬克思主義教育,極大地推進了黨的理論武裝進程,提升了黨的理論水平,進而有力地促進了理論掌握群眾的廣度與深度和理論轉化為指導實踐的物質力量的速度與質量。

     

      (一)黨的理論武裝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題中應有之義,更是馬克思主義進一步中國化的重要前提

     

      前三次主題教育推進的理論武裝工作,使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新成果,逐漸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的共識、自覺追求,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乃至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正因如此,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才得以能更好地推動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次飛躍。

     

      (二)主題教育是推進黨的理論武裝的有效載體

     

      我們黨高度重視理論創新,善于進行理論創新。但是,理論創新不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終目的,其根本目標是通過理論武裝,掌握群眾、指導實踐,推動社會發展進步。我們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98年一路走來,我們黨無論處于逆境還是順境,從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這與黨的理論武裝是分不開的。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不斷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命力的基本經驗。如何使最新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及時地成為全體黨員干部自覺的理論追求,轉化為指導實踐和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物質力量,并通過實踐檢驗推動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創新?這就需要以有效的載體來開展黨的理論武裝工作。

     

      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世界第一大政黨——中國共產黨,正在干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事業,為保證事業的順利發展,黨在思想上的建設與理論上的武裝顯得極其重要。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不同發展階段,黨內都出現過一些影響黨的事業發展的問題。問題根源在思想上,解決問題的根本在思想教育和理論武裝。延安整風就是我們黨開展的一次生動典型的思想建黨和理論強黨的主題教育實踐。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這場社會變革無疑給我們黨的理論創新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事實表明,我們黨在這場社會變革中不斷推進了黨的理論創新,相繼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了使理論武裝及時有效跟進,我們黨先后開展了整黨、“三講”教育、先進性教育活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我們黨的主題教育越來越常態化、制度化,通過集中性主題教育帶動推進經常性理論武裝的效果越來越明顯、越來越漸入佳境。

     

      在江西,習近平總書記把主題教育同“宣示下一個70年”聯系起來,指出:“未來70年,關鍵是未來30年。這正好是我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時間。只要我們保持堅定理想信念和堅強革命意志,就能把一個個坎都邁過去,什么陷阱啊,什么圍追堵截啊,什么封鎖線啊,把它們通通拋在身后!”要贏得未來,沒有思想武裝是不行的。我們需要用黨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來進一步武裝全黨。黨的十八大以來,盡管經過三次主題教育,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卻依然存在理想信念模糊動搖、黨員意識淡化、宗旨意識淡薄、精神不振、道德行為不端等問題。為了從思想上解決這些問題,為了順應新時代新要求,為了未來70年特別是未來30年,我們迫切需要開展新的主題教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為此,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以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為重點,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這次主題教育要達到的主要目的是,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在統籌推進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中堅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影響力、凝聚力、戰斗力,煉就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過硬本領,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三)不是為理論武裝而理論武裝

     

      理論武裝的目的是掌握群眾、指導實踐,轉化為強大的指導力和實踐力以改造主、客觀世界。理論只有通過武裝,才能掌握群眾;只有掌握群眾,才能轉化為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前三次主題教育推進的理論武裝工作,使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新成果,越來越成為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指導實踐的指南和精神動力,越來越從理論形態轉化為廣大黨員干部的社會實踐,理論加速轉化為掌握群眾、指導實踐的力量。在工作中,黨員領導干部的責任擔當強化了,政績觀得到了非常大的轉變,越來越多的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政績被創造出來。在政績創造中,黨員干部的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等執政能力得到了全面增強。

     

      通過這次主題教育,對于黨的“初心”和“使命”,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縣處級以上的領導干部一定會在思想認識上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動上會更加自覺主動地踐行“初心”,為實現“使命”而努力奮斗;一定會找出與黨的要求存在的差距、與國家發展存在的差距,并努力縮小、彌補甚至消除差距;一定會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創新出符合新時代新要求的體制機制,真正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現到行動中去,時刻牢記和聚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偉業,時刻保持奮發有為革命精神狀態,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把黨的理論創新成果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實踐力量,為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進一步夯實牢固的思想基礎、政治基礎、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

     

      歷史一再告訴我們,越是在黨的事業發展的重大歷史關頭,越要重視和抓緊理論學習,以最新的理論成果武裝全黨和教育人民,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只有如此,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才不會被束之高閣、停留在口頭上或保存在文件文獻中,才能不斷地去掌握群眾、指導實踐,轉化為黨領導群眾推進實踐創新的磅礴之力。

     

      三、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的迫切需要

     

      辦好中國的一切事情,關鍵在黨。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加強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猛藥去疴、重典治亂,“打虎”“拍蠅”“獵狐”,正德正風肅紀,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黨的執政根基更加牢固,黨的領導水平提升到新的境界,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面對復雜多變和不確定性增強的國際形勢,以及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和國際形勢在國內的負面反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行的每一步都不會是輕而易舉的,未來必定會面臨這樣那樣的風險挑戰,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未來30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屹立在世界舞臺中央的目標能否順利實現?未來70年甚至更長時間里,引領世界社會主義走出低谷、走向復興,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等的任務能否擔起?這些目標、任務都對我們黨的建設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中國共產黨建設好,確保中國共產黨永遠年輕、充滿活力,永遠保持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為此,中國共產黨人就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斗不已。

     

      (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是中國共產黨永遠年輕的基因

     

      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時特別強調,“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才能讓中國共產黨永遠年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是中國共產黨永遠年輕的基因,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朝氣蓬勃的應然。

     

      98年來,中國共產黨靠的就是初心不改、使命不變、奮斗不已,才能由小變大、由弱漸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勝利。即使是在成功的昨天、輝煌的過去,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在初心、使命、奮斗上還是出現了一些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消解黨的戰斗性的問題:有些黨員干部沒有經受住復雜嚴峻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宗旨意識淡薄弱化、理想信念動搖缺失,進而嚴重脫離群眾,精神懈怠,不信馬列信鬼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一度風行于我們黨員干部的工作和生活中,導致了工作能力不足、對上敷衍、對下欺騙的問題,以及很多領域的消極腐敗現象,甚至形成了腐敗滋生蔓延且不易鏟除的深厚土壤;在市場化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過程中,一些黨員干部應對“四大考驗”和克服“四大危險”的能力不見增長,進而導致黨的形象和威望、創造力和凝聚力下降。

     

      中國共產黨要永遠成功、永遠輝煌,就必須永葆年輕,就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進入新時代,盡管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清醒地意識到黨在先進性、純潔性、革命性與戰斗性上的問題和其嚴重性,采取了一系列有利措施,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有效成果。但是,我們這個有著超過9000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政黨,確實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尤其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頑疾性問題。比如,在精準扶貧、脫貧攻堅工作中,弄虛作假、急躁、厭戰情緒以及消極腐敗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仍然存在。行百里者半九十,新時代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進一步激活中國共產黨基因而使其永葆年輕的有效手段。

     

      (二)永遠年輕,就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

     

      一個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黨就是一個永遠年輕的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就是要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奔著問題去,以刮骨療傷的勇氣、堅忍不拔的韌勁堅決予以整治,同一切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新舊問題作堅決斗爭,以進一步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

     

      在政治上,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使我們黨不斷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保證和強化政治上的先進性。

     

      在思想上,要加強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工作,強化全體黨員干部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仰,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以保證和強化思想上的先進性。

     

      在組織上,要在著力解決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的過程中,強化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和各級黨組織對黨的組織紀律的遵守,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嚴格堅持黨章所規定的共產黨員標準和領導干部條件,堅決反對一切背離黨綱黨章黨規、危害和分裂黨和黨的事業的行為;對于那些完全喪失共產黨員資格的蛻化變質分子和腐敗分子,該清除出黨的要毫不手軟地清除,以保證和加強組織上的先進性。

     

      (三)永遠年輕,就要永續革命、永遠奮斗,加強黨的革命性和戰斗性

     

      一個永葆革命性、戰斗性和永遠奮斗的黨就是一個年輕的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就是進一步保持和增強黨的革命性和戰斗性,提高黨的革命斗志與戰斗力。共產黨人是革命者,千萬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正是黨一直保持著飽滿的革命精神和旺盛的戰斗力,黨的事業才不斷地走向輝煌,走到今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洞悉國際國內經濟、政治、意識形態形勢發生的深刻變化,提出中國與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同時也清醒認識到在這場大變局和偉大斗爭中,如果我們這個世界第一大政黨的革命性與戰斗性不夠、革命斗志與戰斗力不強,就會從根本上給黨的偉大事業和中華民族前途命運帶來顛覆性后果。能否完成“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關鍵在黨,在不斷增強黨的革命性和戰斗性、提高黨的革命斗志與戰斗力。

     

      在這次主題教育中,我們要注重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以其思想先進性來提高黨員干部的戰斗性和戰斗力;注重黨史、革命史教育,以革命人物和革命事跡來提高黨員干部的革命性和革命斗志;注重當前國際形勢教育,以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種制度、兩條道路、兩種文明之間的斗爭事實來喚醒黨員干部的革命精神與革命斗志。除此之外,最為重要的是,要在這些方面都取得有效成果的基礎上,注重改善、加強和提高作為堡壘的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黨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

     

      初心在而不忘,使命在而擔當,奮斗在而勇往,中國共產黨在而永遠年輕,世界就在人民的手上。

     

      四、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迫切需要

     

      開展這次主題教育,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迫切需要。這種“迫切需要”,是因為黨來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始終保持血肉聯系,是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離開了人民,我們就會一事無成;是因為無論何時何地、無論何種條件,黨的一切工作都要致力于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切為民者,則民向往之”,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我們黨來自于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必須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弄明白,黨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必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

     

      目前,一些黨員干部為民服務不實在、不上心、不盡力,脫離群眾。開展這次主題教育,就是要繼續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踐行黨的根本宗旨,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上,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信心,筑牢黨長期執政最可靠的階級基礎和群眾根基。

     

      縱觀我們黨98年的發展歷程,黨的作風建設一直受到高度重視,并隨著革命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深入而日顯重要。黨在革命與執政時期的作風建設因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幾次轉型而有所側重,但核心永遠沒變,即始終加強保持著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是我們黨的內在規定性,是我們黨從無到有、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建立新中國和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新局面的根本保證。這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和最大政治優勢。

     

      黨同人民群眾關系問題是黨與生俱來的問題,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是黨獲得人民群眾支持進而獲取執政權力并鞏固執政地位的一般規律。革命時,毛澤東同志指出,人民群眾是我們的舞臺,沒有這個舞臺,我們什么戲也是唱不成的。新中國成立初期,鄧小平同志指出,由于我們黨現在已經是在全國執政的黨,脫離群眾的危險,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而脫離群眾對于人民可能產生的危害也比以前大大增加了。改革開放后,江澤民同志強調,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們工作價值的最高裁決者。胡錦濤同志提出,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眾在我們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們在群眾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些論述充分說明,黨一分鐘也沒有停止加強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如何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第一,不斷地推進對黨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群眾觀的再教育。群眾觀教育實質上就是黨的立場教育,我們黨自誕生之日起,就確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立場,就是要把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和方針政策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黨員和干部能不斷接受馬列主義群眾觀的再教育,是建黨尤其是建國以來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一條重要經驗。

     

      只有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再教育,黨才能不斷地從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中尋求真理與修正錯誤。如何對待與群眾關系上的錯誤,是檢驗黨是否忠于人民群眾的重要尺度。建黨98年來,黨在對待人民群眾的態度上不是沒有犯過錯誤,而是能夠為了人民群眾的利益自己糾正錯誤,這是其偉大和先進性的表現。共產黨人必須隨時準備修正錯誤,因為任何錯誤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在黨內普遍深入地進行馬列主義群眾觀和黨的群眾路線的再教育,一直是黨的一個戰略之舉。

     

      翻閱黨98年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我們黨不管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建設與改革開放時期,都始終把馬列主義再教育擺在很高的位置。比如,1942年開始發起的歷時4年的黨的歷史上第一次全黨性整風運動,1947年全國土地會議后結合土地改革展開的整黨運動,不僅統一了黨的思想,純潔了黨的隊伍,改進了黨的作風,密切了黨同群眾的聯系,而且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和新中國建立掃清了思想、組織與作風的障礙;1951年到1954年開展的全黨整黨運動,大大轉變了干部作風,強化了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促進了國民經濟恢復,順利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針對部分黨員干部在發展市場經濟新形勢下的作風問題,1998年在全黨范圍內開展的“三講”教育使全體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群眾觀和群眾路線的再教育,強化了堅持和實踐黨的根本宗旨的意識,促進了作風的轉變和拒腐防變自覺性的提高;進入新世紀,為進一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更好地肩負起歷史使命,2005年在全黨開展的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黨的先進性教育活動,2008年的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使全黨同志再一次受到了以“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人為本”為主題的群眾觀教育;進入新時代,我們又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我們黨只有經常進行馬列主義群眾觀再教育,增強免疫力,才能保證不脫離人民群眾,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第二,不斷去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歷史性概念的人民群眾始終動態地指向“絕大多數人”,其最根本利益就是建立“自由人聯合體”,實現共產主義社會。與黨的目標有最近和最終一樣,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也有最近與長遠之分,其根本利益總是由各方面的具體利益構成。人民群眾在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利益不同,在謀求當前利益的“運動中同時代表運動的未來”,即為“自由人聯合體”而奮斗,正如馬克思所說的“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

     

      建立“自由人聯合體”是長期的歷史過程,我們黨則承擔著歷史過程中的領導重擔,不惜生命地幫助人民群眾去實現根本利益,因為我們黨的利益完全與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一致而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并“自覺地認定自己是人民群眾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為完成特定的歷史任務的一種工具”。人民群眾是根據黨能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他們的利益來決定是否繼續接受這個政黨的領導,并不是隨便一個政黨就能成為人民群眾的“工具”。

     

      人民群眾是有選擇性的。尊重人民群眾的具體利益需求是黨領導人民群眾前進的基礎。人民群眾的利益需求是一個由低到高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黨實現維護發展人民群眾的利益永無止境,但黨卻時刻面臨著新形勢新要求下人民群眾的審視與重新選擇。我們應該要把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民群眾需要的是一個能夠維護利益、實現利益、發展利益的黨。

     

      在革命時代,經過長達28年的斗爭,黨得民心,民得黨恩,三座大山被推翻,民族得到獨立,人民獲得解放。黨在執政條件下,面對脫離人民群眾危險加大的新情況,面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帶來的利益關系調整的新變化,要怎樣才能保持與加強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那就是要“組織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來建設社會主義的新生活”,就是要培育“服務于民”之心、培養“造福于民”之力、創造“謀利于民”之法,就是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就是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黨的奮斗目標,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與具體利益結合起來,使國家走向繁榮富強、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黨執政70年以來的事實已經證明,人民群眾的利益得到了較好的實現、維護與發展,人民群眾對黨是信任的,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牢固的。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百廢待興的中國,我們黨通過從嚴治黨,開展整黨、整風和“三反”運動,解決黨內存在的思想作風問題,嚴懲腐敗分子,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高級領導干部在人民群眾中威信大增,才有了經濟恢復、土地革命、抗美援朝、三大改造等一系列勝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也經歷過一段曲折。但經過黨的努力糾錯和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人民群眾對黨的錯誤予以諒解,繼續擁護黨,與黨共渡難關。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經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人民群眾利益得到歷史以來最好的實現、維護與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指導下,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主題教育能不能取得實際效果,重要標尺之一就是能否堅持問題導向,解決好群眾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將反腐敗進行到底。腐敗同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性質格格不入,同人民群眾的利益背道而馳,是消磨黨的意志、瓦解黨的隊伍、削弱黨的戰斗力、破壞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腐蝕劑。腐敗直接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從根本上動搖著黨的群眾基礎。每一起腐敗事件、每一個腐敗分子都如同強烈的輻射源,直接作用于它所能輻射到的地方和群眾,嚴重敗壞了黨的形象。人民群眾認識一個政黨,最直接、最簡便的途徑就是看它的作風與形象如何,從其行動中得出對它的感性認識,從而作出它是否代表自己利益的判斷,作出擁護與否的選擇。

     

      一定程度上講,我們黨為反舊中國的腐敗政治和統治而誕生,并為之浴血奮斗了28年。針對黨內腐敗,早在1926年,黨就發布了黨史上第一個反貪文件——《堅決清理貪污腐化分子》,要求各地黨組織堅決清洗貪污腐化分子,制止黨內腐化現象發生。在延安時期,黨也領導制定《陜甘寧邊區懲治貪污暫行條例草案》。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的七屆二中全會上,面對著執政的來臨,毛澤東同志提出了“兩個務必”重要思想,以告誡全黨要警惕黨內腐化而導致失敗。1954年,陳云同志在七屆四中全會上提出:“在勝利的國家里頭……物質享受是很具備的,很可以腐化。從前在瑞金、延安時,想腐化也很難,現在想腐化很容易。”鄧小平同志強調:“不懲治腐敗,特別是黨內高層的腐敗現象,確實有失敗的危險。”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更是把反腐敗提到了關系到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嚴重政治斗爭的高度,并向全黨全國人民鄭重地宣布:在黨內決不允許腐敗分子有藏身之地,要把反腐敗斗爭持久地進行下去。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指出,不堅決懲治腐敗,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就會受到嚴重損害,黨的執政地位就有喪失的危險,黨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毀滅。

     

      反腐敗必須堅持從嚴治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理黨的作風。胡錦濤同志在2008年中紀委第十七屆二次全會上強調:“在和平建設時期,如果說有什么東西能夠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的話,腐敗就是很突出的一個。”如果“任憑腐敗現象滋生蔓延,最終將導致經濟衰退、政治動蕩、文化頹廢、社會混亂的狀況,導致黨嚴重脫離人民群眾、失去人民群眾的支持,到那時黨心民心就無法凝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就無法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就無從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要贏得民心,黨中央要有權威,必須廉潔”“人民把權力交給我們,我們就必須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該做的事就要做,該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腐敗分子,就必然會辜負黨、得罪人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上升為黨和國家事業戰略布局的高度。黨的反腐意志非常強,反腐成果取得輝煌成就。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人民群眾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滿意度從2013年的81%增長到2016年的92.9%。這說明反腐敗工作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認可。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幾年努力,黨的作風建設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黨風政風出現明顯好轉,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在不斷攀升。但是,我們應該看到,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克服不良作風不可能一蹴而就,形成優良作風不可能輕而易舉,需要長期磨練,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作風建設是凝聚民心的關鍵一招,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在這次主題教育中緊緊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推動黨的作風建設走向深入。只要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黨員在行動,我們的政治生態就會改變,社會生態就會好轉,人民群眾的心就能凝聚在一起。

     

      第四,推進建立健全一套加強黨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的科學有效的監督制度。要堅信,我們黨有一種自我凈化的能力,能夠依靠自身力量和所領導下的人民群眾的力量來克服一切作風上的問題,因為這畢竟是少數人的問題。正如劉少奇同志說的,“如果把我們的黨比做一個人的肌體,那么,這是一個充滿了活力的肌體,它完全能夠用自己的力量,消除那些局部地、暫時地沾染到的病毒,而且在消除病毒之后,更會增加身體的免疫力。”

     

      我們黨內存在一定的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不符合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削弱了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嚴重損害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比如,一些黨員、干部忽視理論學習、學用脫節,理想信念動搖,對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缺乏信心;一些黨組織貫徹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對中央決策部署執行不認真,有的對黨員民主權利保障落實不到位,一些黨員干部法治意識、紀律觀念淡薄;一些領導班子整體作用發揮不夠,推動科學發展、處理復雜問題能力不夠;一些地方和部門選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等問題屢禁不止;一些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不強,有的軟弱渙散,有的領域黨組織覆蓋面不廣,部分黨員意識淡化、先鋒模范作用不明顯;有些領導干部長期脫離群眾、脫離實際,不講原則、不負責任,言行不一、弄虛作假,個人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一些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中發生的腐敗案件影響惡劣,一些領域腐敗現象易發多發。

     

      這些都可歸結為黨的作風問題的出現,主要是這些黨員、干部和領導干部沒有端正好人民群眾的立場,沒有把人民群眾所賦予的權力真正地為公、為民,而是視人民群眾為“被管理者”,視自己為“主人”,視公權力為私權力。對此,馬克思一開始就注意到了要對共產黨手中權力加強監督的重要性,指出:國家工作的“勤務員”只有經常“在公眾監督之下進行工作”,才能徹底消除“國家等級制”,“以真正的負責制來代替虛偽的負責制”。因此,必須建立健全一套科學的監督制度,要把人民群眾的監督有機地融入到監督制度當中,缺乏人民群眾監督的監督是一種不科學、無效或效微的監督。早在1957年,鄧小平同志就針對“在中國,誰有資格犯大錯誤?犯錯誤影響也最大”的問題,提出了要對黨和黨員進行監督;黨及黨員在接受監督時“一怕黨,二怕群眾”。他在批評一些單位的領導干部拒絕監督時強調:“他們總覺得:不受監督,自己下命令舒服,獨斷專行比較方便。正因為相當多的領導同志思想不通,看起來監督就更加重要了,不搞群眾監督就更危險了。”這充分說明了人民群眾在監督中的地位與作用的重要性。

     

      歷史發展至今,鄧小平同志當年提出的監督制度因“思想不通”而沒有如實建立起來。現在狀況是:黨內監督抓得緊,群眾監督太乏力;自上而下監督多,自下而上監督少;法律監督文件多,輿論監督不上桌。因此,要解決黨內監督存在的“上級監督不到、下級不敢監督、同級監督不了”問題,加速黨內監督機制的完善與成熟,著力把人民群眾、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監督制度設計好,把設計好的監督機制再規范化、制度化、法律化;著力把黨內監督與人大監督、政府專門機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民主黨派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很好地結合起來,形成監督合力,建立一個立體式、多層次、黨群共融的監督體系。其中,核心主體是人民群眾,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核心部件是公開,公開是最好的監督,公開就是陽光,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只要能做到尊重人民群眾的監督主體地位和黨務、政務、干部選拔作用、財務等的公開,人民群眾就能在信息對稱的基礎上真正有效地行使監督權。任何作風問題或是腐敗事件和腐敗分子在群眾和公開面前是無處也無法遁形。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通過深化黨的紀律檢查和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形成了紀律監督、監察監督、巡視監督、派駐監督“四個全覆蓋”的權力監督格局。同時,黨內監督同國家機關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貫通起來的新時代黨和國家監督體系越來越完善,產生的監督合力越來越巨大。

     

      黨同人民群眾關系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98年的發展歷程就是不斷加強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的過程。什么時候黨的群眾路線執行得好,人民群眾的利益實現維護發展得好,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就深,我們的事業發展就順利;否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就受損,我們的事業就遭受挫折。

     

      五、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的目標任務的迫切需要

     

      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是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集中體現,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最重要最現實的使命擔當。要實現這樣的偉大目標,就必須始終保持銳意進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始終保持敢闖敢干、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2020年,我們將努力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將是中國歷史乃至人類發展史上一個令人激動的重大時刻。越是接近目標,越需要全黨同志增強信心、勠力同心,保持憂患意識、增強斗爭精神,沉著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現在,外部環境復雜,風險挑戰嚴峻,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宏偉目標,完成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需要全黨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進入決勝沖刺階段,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大時刻即將到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的時刻也在我們的奮斗中日益臨近。我們要看到,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在大好發展形勢下,仍面臨著復雜的外部環境、嚴峻的風險挑戰。盡管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的整體狀態已經得到了很大改觀,但依然有一些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精神不振、擔當勁頭不夠,一些黨員干部庸政、懶政、怠政、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開展這次主題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發揚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團結帶領人民把黨的十九大繪就的宏偉藍圖一步一步變為美好現實。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我們在這個重要時間節點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其特別意義在于啟迪黨員領導干部,無論走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我們要站在新中國成立70年輝煌成就的基礎上,思考并牢記紅色政權是從哪里來的、新中國是怎么建立起來的,不忘歷史、不忘初心;展望并規劃未來70年特別是未來30年,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奮斗精神去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一步實際運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通過主題教育這一步實際運動,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一定會在一個目標接一個目標的接續奮斗和實現中越來越充分體現出來。

     

      為此,我們要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作為一種著眼于根本、著眼于常態、著眼于未來的制度化的戰略安排。主題教育永遠在路上,要始終不渝抓思想源頭、抓實際效果,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打造成一個不斷強化黨的理論武裝、提高黨員黨性宗旨、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堅持自我革命、最終實現自我凈化的科學載體。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句話以新的視角高度概括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宗旨與使命,以精準語言詮釋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應有的精神風貌和精神狀態,以對歷史規律的深刻認識和把握強調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身上所肩負的責任。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與人民解放、民族獨立和中華民族復興分不開,與社會主義運動、共產主義事業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緊密相聯,與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緊密結合。正因如此,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開放的成功指明了現實的出路,把中國共產黨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有效貫通了起來。

     

      初心和使命,必定是新時代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偉大勝利的根本動力。它猶如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更好更多更持久地激發出我們黨的革命精神與斗志,激發出我們黨強大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有了初心和使命,中國共產黨人就能不斷地進行自我革命,自覺地塑造革命精神,把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有機統一起來,領導全國人民將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到底。

為你推薦

投標提示

為保證您能夠順利投標,請在投標或購買招標文件前向招標代理機構或招標人咨詢投標詳細要求,有關招標的具體要求及情況以招標代理機構或招標人的解釋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