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李冠宇近日在2019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我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在這一關鍵結點,高度認識新時期軟件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與價值,切實實現從‘重硬輕軟’到‘軟硬并重’的轉變,推動中國軟件再出發,對充分發揮軟件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引領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據李冠宇介紹,軟件產業的規模和效益逐步提升。從產業規模來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軟件產業的規模實現翻番,2018年實現產值6.3萬億元,同比增長14.2%,產業增加值增速保持在30%左右。
創新能力持續增強。2018年重點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10.4%,研發投入增長20.4%,軟件著作權登記量突破百萬件量級,同比增長達48.2%,一批企業走向世界市場,規模以上軟件企業3.78萬家,從業人數超過600萬,人均創收98.07萬元。
軟件發展融合發展呈現新格局。軟件產業緊隨全球產業發展脈動,步入加速創新、加速迭代、群體突破的新時期,產品形態不斷豐富,應用領域快速擴展。一方面軟件技術加速向網絡化、平臺化、智能化方向演進,推動了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培育形成開放創新生態。另一方面,軟件技術加速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不斷推進產生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服務和服務型制造等制造業的新模式新業態,給諸多行業帶來了顛覆性的變化。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有工業企業的各個制造環節日益成為制造業的首要基礎設施。
李冠宇指出,下一步在推動我國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工信部會把握新時代發展的特征,堅持應用牽引、市場主導、價值驅動、生態優化,開放兼容的原則,重點做好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產業戰略的引領。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持續釋放改革紅利,激發市場活力,營造有利于軟件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
二是全面推動重大應用。充分發揮重要領域信息化建設的帶動牽引作用,引導產用聯合攻關、協同創新。
三是重點突破關鍵軟件。加快發展高端工業軟件、關鍵基礎軟件,培育壯大平臺軟件、應用軟件、開源社區等一些新型的業態。
四是深入推動融合發展。圍繞工業互聯網的戰略需求,加速工業技術軟件化,發展軟件定義、數據驅動、平臺支撐、服務增值、智能主導的新興制造生態與新型制造體系。
五是完善產業發展的生態。著力提升軟件工程化能力,完善軟件價值評估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應用以及行業的質量品牌建設,引導產業可持續發展。
六是加強軟件人才的培養。加強軟件國民基礎教育,創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強化信息技術創新融合建設,引導產業人才走向中高端。(記者 鄒潔)
為你推薦 “一帶一路”各界代表齊聚香港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