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多家參展商展示了汽車工業綠色化、輕量化、定制化和自動化的趨勢。
展會上,德國汽車制造商奧迪借助交互觸屏,展示了企業在清潔能源的研發和使用上的布局,以推動未來綠色低碳出行。
據介紹,奧迪已經在德國北部建成工廠,利用清潔風電將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再注入二氧化碳與氫氣反應生成甲烷,用于其天然氣車型。而在清潔燃油方面,奧迪使用了兩個步驟的工藝,先將二氧化碳和氫氣轉化成一氧化碳、氫氣和水,再以此為基礎制成生物柴油和副產品石蠟。與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等機構合作研發的生物汽油,本質上是一種液態異辛烷,由甲烷、氫氣等原料制成。據了解,奧迪正在對生物汽油的燃燒排放情況進行測試,并已著手對生物柴油進行量產。
奧迪可持續產品發展部門負責人Reiner Mangold說,“清潔燃油不使用原油,能與現有的汽車系統相適配,為不產生新的碳排放提供了可能。”
德國亥姆霍茲材料與海洋研究中心則用車架模型展示了鎂合金在汽車結構中的廣泛應用。中心鎂金屬研究教授Karl Kainer告訴記者,“鎂合金比普通鋼鐵輕75%,比鋁要輕35%。鎂還具有儲量豐富、易于回收、堅固、易鍛造等優點,能在汽車行業大幅減輕車重,減少燃料使用,降低碳排放。目前我們的研究成果已經被大眾、奧迪、大陸等汽車制造商和零配件商采用。”
不過Kainer介紹說,鎂有容易被腐蝕的特點,因此嘗試在鎂合金中加入鈣等元素,或者創新涂層工藝,是鎂金屬在輕量化應用領域長期研究的問題。
圍繞輕量化應用,本屆工博會期間還舉辦了德國首屆輕量化峰會。德國聯邦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在會上表示,輕量化“事關科技、環保和經濟競爭力”,是一項 “改變規則的技術”。德國汽車制造商寶馬的采購供應網絡負責人Ralf Fr?chtenicht表示,“輕量化是未來汽車電氣化和自動化的重點。”據他介紹,寶馬新款車型利用輕量化技術實現減重140公斤,每百公里降低油耗0.5升,每公里減少碳排放12克。
德國汽車制造商大眾則根據全球四地的不同消費需求和習慣,模擬了其商用車在未來不同場景下的應用。據介紹,其理念是將純電動、自動駕駛的商用車升級成按照用戶需求定制的“延伸的移動空間平臺”。
展館現場,4.8米長、2.15米高和1.85米寬的大眾商用車分別被改造成在美國舊金山的咖啡店、中國北京的便利店、印度孟買的充電樁和德國鄉村地區的老人體檢站。大眾商用車技術發展部門負責人Alexander Hiztinger說,“我們希望在展會上打開一扇窗口,和其他潛在的合作伙伴一起探討,未來交通將如何塑造明日世界。”
德國信息技術研究中心(FZI, Research Center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展示了一款即將投入測試的自動駕駛電動公交車。據介紹,中心對采購來的電動公交車進行改裝,安裝傳感器讓公交車彼此間和與道路基礎設施實現數據連接,再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讓公交車學習實現自動避讓、超車等以往由駕駛員完成的操作。
據介紹,首批三輛公交車將于今年夏天在德國南部巴符州的卡爾斯魯厄進行測試,計劃明年實現運營。
為你推薦 “一帶一路”各界代表齊聚香港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