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晉城6月2日電 (楊杰英 胡健)在“華北瓷都”山西陽城舉辦的國際陶瓷博覽會期間,與會專家學者2日圍繞“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琉璃產業的國際化發展進行討論。
山西陽城,是中國重要的陶瓷產地之一,制瓷技藝萌芽于西漢、興起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明清時為北京故宮、明十三陵制作琉璃制品,當時在全國已享有盛譽。自古有“南有景德鎮,北有后則腰”之說,陽城后則腰村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陶瓷村”。
在當日舉辦的“一帶一路”琉璃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秘書長呂琴說,“琉璃是中國傳統的建筑物件,也是一種古老的文化傳承。如今,許多現代仿古建筑上用的是復合材料,我們在探討用琉璃這樣傳統的手法是不是更好,更有味道。”
呂琴表示,山西陽城的琉璃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尤其是此前去參觀過喬氏琉璃企業和老窯口后,更覺得陽城琉璃應該借助“一帶一路”建設的東風,在傳承琉璃文化的同時,有所改進有所創新,走向世界。
“一直以來,中國都是世界范圍內的陶瓷大國。陶瓷最好的技術、最好的產品、最大的產量,都在中國。”中華陶瓷大師聯盟執行主席孟樹峰表示,山西的陶瓷歷史悠久,發展脈絡清晰,瓷種豐富,品質極佳,在全國占有一席之地。
對如何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廣山西陽城琉璃陶瓷制品,孟樹峰認為,陽城陶瓷不僅要在建筑界大放光彩,還要多向藝術陶瓷產業發展。比如圣誕禮物、生肖禮物等小件兒的琉璃陶瓷工藝品,可以在世界各國進行推廣。
中國建材咸陽陶瓷研究設計院院長梁振海介紹,中國建材咸陽陶瓷研究設計院(陽城)陶瓷琉璃研發中心于6月1日在陽城國際陶博會開幕式上正式成立。此次建立研發中心,旨在通過這個平臺和技術裝備的實力進行琉璃制品的研發,進一步提升陽城琉璃陶瓷制品品質,助力陽城實現琉璃陶瓷國際化發展。
“山西古建筑非常精彩,我們研究古建筑的人都要來山西無數次。而山西的琉璃發展也有非常完整的傳承脈絡,這一點我深有感觸。”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明清官式建筑彩畫專家楊紅在高峰論壇上以《紫禁城古建筑文化淺談——建筑及彩畫的秘密》為題作報告。
論壇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姚慧、中國建筑衛生陶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王博及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建筑琉璃制品分會秘書長劉小云等專家分別以《古代營造文明之一、二及傳統建筑設計實踐》《中國的標準化改革和建筑琉璃制品標準》《尊貴古建,至美琉璃》等為題作報告。
近年來,陽城陶瓷已出口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等國家。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陽城陶瓷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第二屆山西·陽城(國際)陶瓷博覽交易會于6月1日——3日在山西陽城舉行,期間舉辦2019陽城陶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琉璃建陶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建陶新品全球發布會等一系列的交流、洽談、推介活動。
為你推薦 “一帶一路”各界代表齊聚香港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