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訊 9月10日10時20分,中石油西南管道公司成都分控中心監控數據顯示,途經甘、陜、川、渝4省市、40個縣市區的蘭成渝成品油管道,歷時17年,向沿線西北、西南地區輸送能源“血液”1億噸,為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作出突出貢獻。
蘭成渝管道于1998年12月開工,2002年9月投產,是我國首條大口徑、高壓力、長距離成品油輸送管道,起于蘭州,止于重慶,全長1250公里,沿途設16座工藝站場,提供成品油下載服務,被譽為西北西南地區“能源大動脈”。這一工程也是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十大重點工程之一。自投產以來,經過兩次全線增輸改造,由2012年以前的500萬噸實際年輸量,先后突破600萬噸、700萬噸,2018年實際年輸量達到734.5萬噸,有效緩解了我國西北、西南地區能源供應矛盾。
工程建設之初,蘭成渝管道是我國科技含量最高的成品油輸送管道,全線采用計算機數據采集控制系統,并在我國首次采用超聲波和注入熒光劑的方法區分油品界面,可在一條輸油管道內進行汽油、柴油等多種石油產品的順序輸送。目前,年輸送能力達到800萬噸。
17年來,蘭成渝管道成功經受住了汶川地震、蘆山地震、石亭江暴雨、長寧地震等重大險情考驗,特別是在“5·12”汶川抗震救災中被譽為“摧不垮的生命線”,成為當之無愧的國家級功勛管道。
為你推薦 “一帶一路”各界代表齊聚香港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