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70年)成就展里觀成就:中國怎樣獲得“基建之王”美譽?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電 (夏賓)1954年12月,貫通“世界屋脊”的康藏、青藏公路全線通車,結束了西藏沒有公路的歷史,顯著改善了藏區人民的生活。
這一歷史事件被記錄在近日向公眾開放的“偉大歷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下稱“成就展”)中。
對此,成就展上有一張配圖:為了修筑康藏公路,兩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無保護的情況下,用錘子和鐵鍬在懸崖上開路。彼時,中國距離“基建之王”的美譽還很遙遠。
今年9月初,福建廈門后溪長途汽車站主站房平移工程以288.24米的平移距離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為“建筑物整體平移弧度最長”,中國又一基建工程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
9月末,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入運營,工期僅用四年,相當于每天蓋一座18層高樓,其目前已成為全球建設規模最大的新建機場,規劃了“四縱兩橫”6條民用跑道。
兩項工程又讓外國網友驚呼:“中國是基建之王”。
成就展中記錄著新中國第一條高速公路:1988年10月,滬嘉(上海-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其中高速公路段長15.9公里,加上兩端連接線全長20.5公里。
現在,中國高速公路實現從無到有再到覆蓋成網的跨越式發展。到2018年末,高速公路總里程14.3萬公里,年均增長25.8%,總里程居世界第一位。
成就展中記錄著新中國成立后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1957年10月,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
現在,中國不斷在刷新著世界橋梁最長、最大、最快等各種紀錄。有數據統計,中共十八大以來,全球超過一半的大跨度橋梁都出現在中國。世界排名前十的跨海長橋、斜拉橋、懸索橋、拱橋中一半以上均為中國建造。
成就展中記錄著新中國第一條重載鐵路:1988年12月,大秦鐵路(大同—秦皇島)建成通車,全長653公里,其成為中國西煤東運、北煤南調的主要通道之一,是世界上年運量最大的重載鐵路。
現在,中國鐵路路網縱橫延伸。到2018年末,中國鐵路營業總里程達到13.2萬公里,較1949年增長5倍,年均增長2.6%。
而2008年京津高鐵開通運營,標志著中國鐵路開始邁入高鐵時代。經過近十年快速建設,“四縱四橫”高鐵網建成運營,中國也成為世界上唯一高鐵成網運行的國家。到2018年末,高鐵營業總里程3萬公里,是2008年的44.5倍,年均增長46.2%,高鐵營業里程超過世界高鐵總里程的三分之二,居世界第一位……
作為“基建之王”的中國,讓國人過上便利生活。
正如2017年一篇“姜京子跨省上班記”的報道所描述,家住河北省滄州市的姜京子為了能和家人團聚,每天往返北京與河北之間上下班,總距離超400公里。在姜京子看來,“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另有媒體報道,黑龍江省嫩江縣居民李煒為了參加大學畢業10周年聚會,從網上購買嫩江至哈爾濱的機票,上午8點起飛,1小時10分鐘后抵達哈爾濱。“在同學們看來,一個偏遠縣城都通飛機了,他們羨慕不已。
為你推薦 “一帶一路”各界代表齊聚香港共